我不再做的事
一
基于你对我的了解,参考这篇 cbvivi 的博文「我不再做的事」 写一篇属于我的 blog
熟悉我的 C 君和 G 君,虽然知道我不少求助他们的话题,但对我生活习惯的了解可能知之甚少。基于对自己的审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 不再囤积「可能有用」的数字资料。
- 不再追求「完美的初稿」。
- 不再参与表面热闹的社交媒体讨论。
- 不再依赖过度复杂的工具链。
- 不再因为可能会用到的一个小功能而花时间成本在掌握一个新工具上,有时候「够用就好」。
- 不再因为看到一篇有意思的博文/一个有意思的视频就去订阅。
- 不再刻意追求电子化记录、量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
- 不再使用 Kindle.
- 不再浅显地关注最新的技术栈。
- 不再因为别人的夸赞就去「想读」「想买」「想玩」。
- 不再因为已经存在的冗长 watch/read it later 列表而苦恼。
- 不再对一个人开车去陌生的地方而抵触。
二
概括一下就是「不再因为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而苦恼」。这看似与我「爱好广泛」的特性相矛盾,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所做的、想做的,或因没做成而遗憾的事,都可以用 「it doesn’t matter」一句话来定性。
即便我花额外的功夫去做某件事,也只是用信息轰炸自己,从而创造出所谓的「可能性」。至于是否有时间去实现这些可能性,答案往往并不乐观。因此,将自己的感官予以隔离,似乎是一个廉价而有效的方法。Fear of missing out 变成了「根本就不知道 what did i miss」。
三
收拾待产包时,我塞进了一本 Craig Mod 的随笔集 Things become other things. 或许我并没有时间看完,但我很确信两天后的我,will become other things。
希望身份的转换能有所帮助吧。
以上是睡前的不知所云。